當政府捕抓流浪犬的數量下降了,各地收容所卻不約而同地告訴我們另一項,過去被掩蓋、未被觀察到或重視到的入所犬隻來源:民眾棄養。
從統計數字中可以發現,被民眾棄養的犬隻已經變成收容所收容犬隻的大宗,這是一項令人心憂的資訊,也代表了動保教育的重要與迫切,我們必須從加強台灣民眾對生命的重視做起,因為不斷的強調飼主應盡的義務與責任雖然必要,但此類教條式的宣導絕對比不過發自內心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
當政府捕抓流浪犬的數量下降了,各地收容所卻不約而同地告訴我們另一項,過去被掩蓋、未被觀察到或重視到的入所犬隻來源:民眾棄養。
從統計數字中可以發現,被民眾棄養的犬隻已經變成收容所收容犬隻的大宗,這是一項令人心憂的資訊,也代表了動保教育的重要與迫切,我們必須從加強台灣民眾對生命的重視做起,因為不斷的強調飼主應盡的義務與責任雖然必要,但此類教條式的宣導絕對比不過發自內心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
Hey!!!就是你!!不要再張望了!!
動物保護的議題離你很遙遠嗎?你,還在置身事外嗎?
別小瞧自己的力量了!!
我們的孩子對動物權觀念的建立便是仰賴家長、老師、社會對他們的身教、言教。現在孩子最能接近動物的地方,便是動物園、教育農場等園區。這些地方本該是形塑動物權觀念的最佳場所,但仔細想想,孩子在這些地方學到了什麼呢?
人們常說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社會的言行舉止都會在紙上留下痕跡。但今天在屏科大畜牧場的經驗讓我十分難過,這樣一個知名的教育場所竟然是以如此封閉、排外的態度在進行教育,那麼在畜牧專業教育上,我們要如何相信畜牧產業真的願意重視動物福利或食品安全,且已經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而在大眾教育的部分,我們真的能放心讓乾淨的孩子們去到這樣的參訪地點,並相信他們能學會珍惜資源、尊重生命等重要的觀念嗎?
動物保護在教育界連幾大領域幾大議題都排不上的情況下,對老師來說,這並不算是重要的研習活動。
有時,我們忍不住想:這活動值不值得這樣勞師動眾?對不對得起捐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