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動物的飲食習慣與人類相去甚遠,我們很難分享自己喜愛的美食給寵物,事實上,我們自認以為的美食,也不一定會受到動物的青睞;我早上特地留下椰子葡萄吐司的一部份,趁下午參訪福壽生態農場的開放式養雞場時,我將吐司撕塊投入雞群的附近,少數好奇的雞啄了幾下就離開,大多數的雞不屑一顧,他們有骨氣地拒絕了我的餵食,但他們什麼時候才有權利拒絕人類的共食行為呢?人類與動物從來就不平等呢。
【環島紀錄】20150722比較好的收容所
「生命教育很重要!」這句話有些人會不以為然,理由五花八門,這裡就不贅述了。但往往一個人對動物的態度往往就反映了他對一個人的態度。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與指導,多接觸動物也是可以培養善良的好途徑,這當然不在於成就的實現,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實現吧!動物保護不只是社會議題,它更加是我們生活的實踐。
【環島紀錄】20150720如果有希望……
來到這裡,心裡真的很沉重,整籠管理的方法像20年前的台北,整體環境像20年前的板橋,而且缺乏志工資源,狗兒在這裡,除了等死,沒有別的出路。
【環島紀錄】20150718你愛動物嗎?
我不是第一次聽見別人說動保圈子很小,也親眼看到了許多人付出努力,沒日沒夜奔走最後的成效卻有限;登高一呼所得到的幫助總是遠遠不夠。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個片刻,感受到深深的無力感。每次舉辦活動,會來參加的都是熟面孔。
但我想,動保議題跟其他議題所受到的關注比起來,是不是真的很弱勢呢?
會不會是因為我身陷在其中,反而放大了不受重視的感覺,忽略了對其他事情的關心?
【環島紀錄】20150717小鼠實驗的一生
秦咸靜老師認為既然要做動物實驗,就盡量將動物的傷害減到最低,並提供多樣化的籠內玩具給實驗動物,豐富其生活,然而在接受實驗時,動物們仍要承受發病的風險;近來看到有研究打算做基因改造,培育無腦動物,將動物的腦神經抽離,讓他們在接受屠宰或是實驗時,不會再感受疼痛以及恐懼,我認為無腦動物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尤其在動物實驗為不可或缺的情況下,為利用動物而能將傷害減到最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