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提供:臺北市立大學地球暨生物資源學系 陳建志教授

簡介整理:實習生 林承葦

人們引進外來生物的原因往往是:原本的環境沒有,然後,因需求而引進。並不是所有的外來種都是不好的,像是畜牧業及農作物的物種大多都屬於外來種,像是美國就有95℅的農作物都不是美國當地的。

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慾望越來越多,原有的東西不再能滿足,所以,業者去世界各地尋找各式生物,寵物店就是一個血腥例子。傳統的寵物,像是狗貓,已經無法再讓部份的人滿足了,他們想要更特別的寵物,來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於是,寵物業者為他們找了各種外來動物來作為他們的商品,像是巴西龜、綠鬣蜥、大型甲蟲等。人們購買了這些外來種,但由於不了解這些動物,不知道巴西龜能活多久、不知道綠鬣蜥能長多大,當他們養不下去的時候,就選擇棄養。但是,這些外來生物,往往壓迫到當地物種的生存空間,甚至導致原生種滅絕,對於生態造成很嚴重的破壞。

入侵外來種適應了全新的環境並且開始繁殖後代,但是原本的環境的資源還是有限的,所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搶食物、搶地盤、搶交配權。此外,有些外來生物身上,可能會攜帶某些病原,因為這些病原也是外來的,往往會對當地物種造成很嚴重的傷害。另外,搶交配權所造成的基因汙染,也是不能不正視的問題,雜交的結果,會導致當地物種的特有基因消失。

若是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較高,被入侵外來種破壞的效果會比較小;反之,則受到的影響往往無法估計。像臺灣,島嶼生態系,尤其嚴重。島嶼生態有四大特點:沒有完整的生物相、特有種化、拓荒者及脆弱。一般的食物網都會有最高級消費者,但因為島嶼生態不完整,如,加拉巴哥群島的最高級消費者是象龜。而且,島嶼隔離,會自己演化出自己獨有特有種,像是澳洲的物種。同時,島嶼生態生物多樣性較低,很容易被破壞,而且一旦被破壞就難以復原,因為整個架構太脆弱了。統計指出,島嶼生物絕種有一大因素是外來生物的入侵。過去,澳洲等古老大陸上曾經有很多種走鳥,像是恐鳥、鴕鳥,但如今除了鴕鳥被人類復育成功外,其他都絕種了。原因是這些走鳥的蛋原都產在地上,過去時代不打緊,但是自從老鼠出現之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老鼠跟隨開發新大陸的人類一同來到新大陸,對這些老鼠來說很快樂的事情是,牠們可以從地上撿到很大顆的蛋,因此,這些走鳥們的後代就被吃完了。

外來種的問題很嚴重,但是當牠們已經在新環境生根,融入新的環境時,卻又變得無法根除。陳教授說,他曾經在台北某河堤看到一排滿滿的馬櫻丹,馬纓丹是一種很強勢的入侵外來種,牠們取代了原本的植物,成了當地蝶類的蜜源,但是有一天,當地的人把所有的馬櫻丹都砍掉,那麼,原來當地的蝴蝶們都到哪裡去了?所以,想要根除這些入侵外來種,還必須做好完整的規畫才行。

外來種的入侵影響當地的物種,還包括人類的經濟作物,台灣的東方果實蠅就很典型的例子,牠們在台的歷史長達百年,若要根除牠們,要花費的成本非常高。現在我們在果園看到套袋的果實,就是因為防治牠們。入侵外來種長期對人類世界造成危害,沒有一種外來種是自己有辦法流動的,所以,若我們停止牠們的流動,對我們也好,對當地的動物和外來種都好。如果我們停止購買這些外來生物、遵守防疫檢疫原則,就能停止這些外來生物的流動。邀請大家一起愛護台灣珍貴的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