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賴郁升、余芷昀、林姸慧
豬肉GEO察隊
- 相關資訊
- 上層分類:國高中
- 分類:經濟動物
來源:2021【同理及關懷】經濟動物及動物展演教案競賽
本課程總共有八節課,藉由生活飲食課題切入,介紹產銷系統從飼養端到消費端的連結與綠色消費的重要,並且透過探討台灣早期移民文化與飲食習慣到近代國內外的重大肉品事件,帶領學生反思從日常行動做起的重要性,希望學生可以試著關注社會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理解更深層的人地互動意涵與動物福利意義。
第一、二堂
以地方美食出發,學生能討論豬肉從產地到餐桌之歷程、綠色消費模式與糧食永續行動,進而提升學生對產銷履歷之重要性及永續發展之觀念。不僅從中理解飼養與消費端之間的過程脈絡,更能採取珍惜肉食、動物同理行動與視角來回顧自身飲食文化,藉以反思與發揮公民參與力。
1.附件1-從產地到餐桌學習單/2.附件2-綠色消費學習記錄單/3.參考資料-《一塊豬肉的追蹤之旅:從拍賣到屠宰,台灣落後國際20年?》/4.參考資料-《【圖片故事】從養豬場到你的餐盤,台灣豬180天生命之旅》
第三、四堂
透過台灣肉品文化的變遷、影響台灣肉品進出口的事件,讓學生了解肉食文化的脈絡。再者,談到動物福利的議題,帶領學生透過接觸較深層的領域,換位思考其實我們在捕捉、食用動物的過程中會使環境與其他物種遭受到傷害,進而培養學生糧食永續的概念,並期許他們可以落實於生活中。
1.附件3-文章閱讀/2.附件4-問題與討論學習單/3.參考資料-《【插畫】超愛吃肉圓的你,可知台灣肉圓之父是誰、發源處在哪裡嗎?》/4.參考資料-《【飲食文化】臺灣飲食文化之歷史變遷》/5.參考資料-《綠色和平-7個理由告訴您:為什麼減少肉食對環境有益?》/6.參考資料-《健康醫療網-選擇永續食物 輕鬆化解氣候變遷的危機》/7.參考資料-《農業科技專案計畫服務網-口蹄疫拔針之回顧與展望》/8.參考資料-《農傳媒-【防堵非洲豬瘟】農委會砸 7 億元補助輔導豬農離牧、轉用飼料》/9.參考資料-《上下游新聞-黑豬為什麼一定得吃廚餘?如何阻絕非洲豬瘟又能兼顧黑豬產業?農委會推轉型補貼方案》/10.參考資料-《關懷生命協會-淺談動物倫理》/11.參考資料-《【非人說】動物倫理課:吃肉的人就不配談愛動物 動保的道德底線應放哪一水平?》/12.參考資料-《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五個層次說明「動物福利」》
第五堂
介紹台灣常見產品標章,並讓學生理解農畜產品銷售至消費者手上需經過層層環節,每一環節會使價格提升,具有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的畜產品成本勢必會更高,而聰明的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對自己以及動物雙贏的方法,例如珍惜肉食、多吃菜少吃肉,或是支持動物福利品牌。
1.參考影片-《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臉書粉專-國產豬肉介紹動畫》/2.參考資料-《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福利標章網站》/3.參考影片-《用心專注於每個細節 打造透明安心豬肉農食鏈的祥圃實業》/4.參考資料-《農傳媒-產地到餐桌最後一哩路 餐飲業須豬肉餐點追溯機制》/5.參考資料-《鬼門開-受虐豬魂哀!20億豬肉認證標章不保障動物福利!生前善待,勝過死後立碑祭拜》/6.參考資料-《從產地到餐桌,我們盤裡的豬肉怎麼來?》
參考影片-《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臉書粉專-國產豬肉介紹動畫》
片長:3分25秒
版權:CAS台灣優良農產品
連結:https://fb.watch/biX-HqsrtU/
參考影片-《用心專注於每個細節 打造透明安心豬肉農食鏈的祥圃實業》
片長:8分0秒
版權:P Channel
第六、七、八堂課
連堂課程,第六堂課讓學生烹調自己帶來的畜產品,並於七、八堂課上台分享,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