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旻
這是我們環島教師研習的第一場活動,同是動保社團出生的我們,用北區社團交流來做為這次環島研習的開幕式,也終於和接下來要共患難近一個月的夥伴們見面了。
上午的交流活動中,佩芳老師和我們分享一學期送出100隻狗的輝煌紀錄,佩芳有輔導動保大學生社團的經驗,也擔任小學的中文寫作老師,她與我們分享如何將中文的寫作教學與動保相結合。最後也提到近年開始提倡的翻轉教育概念,就是要讓老師們能夠輕鬆上傳教案、分享經驗。接著環島夥伴逸仙分享她接觸動保教育的起因,是因為很想了解現今台灣教育狀況,在面對動保議題時是怎麼樣子的。台大的教案相當活潑生動,在逸仙介紹下,影片、犬隻圖片、闖關遊戲、分組討論通通都在課程中有序而鮮活地呈現,也帶了中途中的熊熊去與小朋友互動。而智仁與我們分享的政大經驗中,可以發現已經較有制度及規範了,社團內已發展出講師培訓課程,由學長姐與新生充當學生演出狀況,來驗收新講師的臨場反應與動保表現。智仁覺得對大學生來說,課堂管理反而是比動保知識更重要的培訓,重點是了解講解的脈絡,以及整份教材要教導什麼概念。
有趣的是,交流到一半,夥伴們一度中斷,開始討論利用動物進行教學的倫理性,與動物園教學意義,對我而言,我認為這樣不斷的自我反思與交流討論正是研習中最令人欣喜的部分,這代表了我們並非麻木僵直的向大眾推行雲端似的崇高理念、也非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用濫情來綁架民眾的情感,而是透過交流,不斷的進行思想交融與激盪,讓我們能夠以溫和而堅定的動保論述向大眾訴說理念,我認為這才是交流的意義所在。
而下午宜之特別邀請了陳建維導演,來與環島的夥伴們分享拍攝紀錄影像的基礎觀念。導演一再強調,紀錄片不可能是客觀的,因為場景已經被選擇過了。然而雖然不可能客觀,卻必須做到真誠的呈現,可以從自己出發,找出值得你用力、單純、直接、有感覺、想要做,然後又有點用處的題材來做紀錄,而不是在影片中乾巴巴的講大道理,就如同寫一篇文章還要告訴人家應該怎麼想、怎麼做,那就落了下乘。
印象最深的是導演強調的一句話「所有紀錄片的風景都在於人」。其實我們舉辦環島活動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懷著忐忑的心情從台北出發,懷著對學員的期待、對講師的嚮往、對參訪的熱忱,把我們的動保理念拋擲到全台各地,希望透過各地文化與思想的濾鏡,看看我們的理念在他人眼中的樣子。我不知道最後我們會得到什麼,但我期待看盡這一路上所有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