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夥伴介紹》東區環境教育區域中心夥伴機構──花蓮‧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

撰稿:林欽傑

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設址於花蓮火車站附近的靜謐巷弄裡,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有七年光景,公司關注在地生態與文化領域,主力以參與東部地區政府機關的專案研究、活動企畫與導覽解說為主,團隊由教育專業背景的碩士與學士組成。在這雅致的辦公室內,布置了繪本區及生態畫作,是傳遞環境教育的基地。

近年來深入偏鄉,協助政府與學校進行環境與人文相關研究。例如:2013年,協助花蓮縣文化局進行社區營造工作,陪伴社區執行文化部徵選的補助案,並透過舉辦社區成果展和社區小旅行,讓更多在地民眾及遊客能夠深入認識社區的文化精神。

在環境教育推廣部分,協助政府經營兩個環境教育場域──瑞穗生態教育館與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瑞穗生態教育館是林務局所支持的環境教育場域,洄瀾風團隊除了維持教育館日常的教育展示、設計生態教育課程;還會舉辦館內與館外的教育活動。此外,教育館也是野生動物救傷的轉運站,成了一種在地連結。現在,學生、民眾如果在野外發現受傷的野生動物,便會送來教育館。比方在野鳥救傷的過程當中,鳥或因掛網而受傷;或是大冠鷲捕蛇時,誤觸獸鋏,透過救傷過程的對話,傳遞友善動物的觀念與做法,期待能減少掛網與放置獸鋏的行為。

成功海洋環境教室是與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合作計畫,推動海洋保護教育,追求永續海洋、永續海鮮。海洋環境教室包括「鯨豚生態區」及「成功旗魚文化區」兩大部分,鯨豚生態區輔以漸層藍色的同心圓地板,展現鯨豚的聲納定位能力,尚有鯨豚演化圖,提供完整的鯨豚演化過程;旗魚文化區則展示、說明各種漁法對海洋生態的衝擊。

此次的訪談對象吳昌鴻執行長,正巧是協會動保教育種子教師湯宜家老師的大學同學!在一般大學生睡到十點才起床的年代,吳先生便一大早四、五點就出門觀鳥、拍鳥,因為六、七點鐘以後,鳥兒棲息的沙洲就會被漲潮所淹沒;大家滿腦子只有聯誼交友或夜遊看鬼時,他便立志要為花蓮這片土地,做一些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情,特別是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宜家老師開心地說:「他做到了!」

瑞穗生態教育館 https://www.facebook.com/rsecology

感謝臺北市立大學許民陽教授的邀約,讓關懷生命協會有機會於今(2016)年五月份走訪四區環境教育區域中心專案工作計畫下的合作夥伴,了解他們主要投入的環境教育工作與未來共同推廣教育的機會。感謝吳昌鴻與楊瑞菁兩位老師的接待。

吳昌鴻老師拍攝製作的明信片                              楊瑞菁老師繪製的明信片,用藝術教孩子認識美麗的動物

       吳昌鴻老師拍攝製作的明信片。                          楊瑞菁老師繪製的明信片,用藝術教孩子認識美麗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