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育琳(關懷生命協會講師)

感謝國立竹南高中的邀請,3月30日午後我來到苗栗縣竹南鎮,與高一、高二的同學們分享主題:「愛護動物,多吃蔬食,環保健康」。一開始學務處黃主任就介紹,一公斤的牛肉與一公斤的玉米,需要消耗的資源、造成的碳排放量有極大差別,為了地球環境著想,希望大家多吃蔬食。

有人認為飲食是個人的喜好和選擇,也有人認為飲食是一種習慣、一種文化,不希望別人來干涉。這些想法都沒有錯,只是可能忽略了一點,全球現在有將近80億人,這麼多人的飲食內容,對於環境、動物、自然生態都造成了強烈影響,對人類的健康也有很大影響。有句話說「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我們以往吃了什麼,不只造就現在的我們,也會影響未來的我們。

20220330 2 74309

 ▲蛋雞的飼養方式,可分為籠飼(格子籠)、豐富化籠飼、平飼、放牧。放牧的動物福利品質最高,但飼養成本也最高,在台灣只有0.3%的業者採用。

一日三餐都能讓我們重新思考自身與外界的關連,
每一餐都是一個儀式,我們吃進的不只是食物,
更是選擇與萬物連結或是失聯的儀式。

這段話來自《和平飲食》(The World Peace Diet)的作者威爾.塔托博士(Dr. Will Tuttle)。生活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與自然界的連結變少,也忽略在工業化養殖場內的動物,而在另一方面,因為肉食量大幅上升,造成動物受苦、環境負擔,卻不是每個人都會關注或想要改變。

為何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首先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動物滅絕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動物生病可能造成人與動物共通傳染病,而環境汙染、全球暖化也會影響我們的永續生存。

此外,不要麻木、冷漠的對待動物和環境,也是希望我們的心不要習慣麻木和冷漠。嘗試多吃蔬食、多認識在表面之下的真相,開始一種有察覺、有省思、有改進的生活,重新建立我們與萬物的友善連結,也可讓我們擁有關懷與付出的能力。

20220330 3 37603

▲課程中邀請同學們發揮創意,設計自己獨特的蔬食菜單。

根據調查,國內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有44.8%,每日蔬菜和水果攝取量不足則為86%。衛福部國健署提醒民眾,養成「天天5蔬果-3蔬2果」的健康飲食型態,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血膽固醇。無論是否全面選擇蔬食,大家都應該留意自己每天吃了什麼,有沒有達到基本的蔬果攝取量。

課程最後,講師請同學們分享:「我們可以為動物、為環境做些什麼?」有同學回答「自備餐具」,還有同學回答「少吃肉」。竹南高中的陳教官也提醒大家,學校有舉辦環保集點活動,只要少用塑膠袋就可參加。確實,這都是我們能一點一滴開始做的事情,細水長流也能積少成多,期待同學們從蔬食發揮影響力,受益的不只是動物和環境,也會是我們自己。

20220330 4 07b5b

▲這位同學以三種雜糧作為主食,除了常見的飯和麵,塊莖類植物也是很好的主食選擇。

20220330 5 4217c

▲林同學設計的蔬食菜單中,強調蕃茄義大利麵是沒有肉的那種。

20220330 6 91f86

▲這位同學提供了豐富的蔬食選項,搭配可愛有趣的圖案,用餐的人看了也會心情愉快。

20220330 7 de9b9

▲另外一位林同學的蔬食菜單,有許多蔬菜水果,看起來健康又美味。

20220330 8 1c0dc

▲竹南高中創校已有69年,目前全校學生約1500人。

20220330 9 fbaeb

▲校內環境寬敞、自然優美,同學們在其中學習成長。

推薦閱讀:

珍古德獲頒唐獎線上演說籲尊重動物關注集約化畜牧問題

【蔬食時代】臺安醫院營養課林子又課長:吃素為何能促進健康

【台灣動物之聲2021年刊】封面故事—介紹動權圖文創作者中中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