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出處:台灣動物之聲 第66期 2019年刊

訪談執行 龍緣之
訪談整理 龍緣之

黃宗潔 80385

「文學、動物與社會」課程從對文學作品的闡釋出發,希望引導學生進而對動物議題有感,但並不是將動保當作一種信仰想灌輸學生和我一致的理念。剛開課時,發現不少學生表示透過這堂課才第一次得到某些動物保護觀念的啟發,讓我很意外,顯見動保教育的起步有點晚。更常見的回響是「從來不知道可以這樣閱讀文學!」其實,不僅是文學作品,動保議題同樣也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面向。

因為這門課最初是開在外文系,並不是設定為通識課程,所以選了不少較長篇的英文小說,也曾嘗試納入日本文學如《貓與庄造與兩個女人》、《婆羅門的埋葬》等,後來因為被建議納入通識課程,所以選定了目前這些可以涵蓋不同動保面向的短篇作品之後,大部分就沒有再更換。在講課之外,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個人經驗和感想。當然,不免會聽到相左的看法甚至質疑。但基於自己真的很想教這門課的使命感,就算有些因為自己對學生的過高期待造成的挫折感,也會設法去平衡,也不會將學生的反對意見當成挑釁。即使身為老師,在動保的路上,我不也是經常在自我懷疑和修正看法嗎?所以,現在即使面對修課之後仍對動保抱持冷淡甚至是敵意態度的學生,我也會想,也許只是觸發他們去關心動物的某種契機還沒來到。

起初面對不同系所的學生都想來加簽這門課的狀況,我曾考慮以生命科學、獸醫等相關科系的學生為優先,覺得如此可能更有機會影響這些與動物生命有直接接觸的人群。但是後來我發現不應如此預設,因為任何科系的學生都可能在上了這門課之後產生改變、甚至進而投身動保。例如有的學生成功地勸說家人以領養代替購買、有的開始素食生活,或是在咖啡廳展示自己的動保插畫……12 年下來,直接或間接得知很多學生在動保上的努力,很令人感到安慰。

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我常覺得「還有好多想說的」。但知識的教與學都是無止盡的,所以我最後往往是選擇和學生分享一些個人的感受,例如我如何從自身的經歷中發現,有時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所以還不能做什麼事,其實可能只是逃避與拖延的藉口,因此我會鼓勵大家,不要去等待那個「百分之百準備好了」的時機才開始關心動物,任何小事都可以成為實踐倫理責任的契機。此外,我相信台大學生若想選擇成為社會定義中的成功人士並不困難,但不一定人人都要以此為追求的唯一目標。

我自己曾經是很典型的台大學生,也發現競爭的環境真的很容易讓人陷入對成就的追求永不滿足的循環裡。很慶幸與我相遇的動物們改變了我:投入動保絕對「投資報酬率」很低、可能根本違反人生勝利組的成功法則,但一個生命因為你願意對牠伸出援手而能產生的改變,卻是最實質的回饋,比怎麼追求都可能嫌不夠的成就,更能帶來充實感,所以即使動保人的位置相對來說是邊陲的,我還是很願意成為「不一樣的人」。在最後一堂課,我總是分享這類的心情,期許他們不要在社會單一化的成就取向下迷失,而能看見其他生命、看見自己的倫理責任,並且隨時從周邊的小事開始。例如下次再看見路邊受傷的動物時,不要想著「下一個人會救牠」,而是想「就是我了!」如果這樣的學生變多了,我就覺得這門課應該算是成功了。


黃宗慧 簡介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專長:精神分析、文學理論、動物研究、女性主義、喬伊斯研究

開設的動物研究相關課程:
(1)「動物性與無意識」,外文系研究生選修課(2次,每次20-25人)
(2)「文學、動物與社會」,外文系選修兼抵通識(文學與藝術領域類)(2006年以來,共十次,每次約75至100人)

延伸閱讀:專書《以動物為鏡》

7135.insert.13389 588b7

黃宗慧老師在台大講授動物相關課程的起始,是2006 年在外文系開設的「文學、動物與社會」課程,這門課後來被納入了通識課程(文學與藝術領域類),成為修課人數曾高達百人的大班。這門課程由文學中的動物出發,探討文學對動物的想像或象徵呈現與真實動物之間的關係,以關切動物在人類社會的存在處境。迄今已有相當多學生在修課之後持續投入動物關懷的相關領域。

「文學、動物與社會」的課堂選讀知名的文學短篇,除了能吸引對外國文學作品有興趣的修課學生,更重要的是將文本放在動物保護的脈絡下檢視。因此,選文的主題涵括同伴動物、實驗動物、展示動物、經濟動物等面向,並引介與動物研究相關之理論思考,於2018 年出版的專書《以動物為鏡》便是以授課內容為基底。除了這門通識課程,黃宗慧老師也曾經在外文研究所開設選修課「動物性與無意識」。

許多學生對黃老師的課程評價甚高,她多年來因此屢獲「優良教師」之榮譽,2018 年*更得到「傑出教師」的殊榮。

(*更正啟事:印刷版本登出黃宗慧教授於2008年獲得台灣大學「傑出教師」之內容有誤,正確時間應為2018 年獲得「傑出教師」榮譽。編輯在此對黃宗慧老師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