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將經濟動物福利議題融入家政科飲食類別課程中,設計成為期五週、共十節課的主題課程。希望藉此建構學生對於經濟動物福利議題的認識,並以鮭魚養殖產業為素材,探討桌上的肉品是從何而來,並將「選擇瑕疵蔬果」與「妥善利用食材」的理念納入食譜設計、實際製作料理、提供表達與分享之機會,讓學生建立珍惜食物的觀念及行動。
民俗活動向錢看——當代動物價值觀與習俗的衝突
本教案設計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介紹生活周遭的民俗文化,並以「神豬」祭祀為例,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動物究竟在祭祀上扮演何種角色?讓學生思索「動物倫理」與傳統民俗文化的價值衝突,以及如何調整取捨,達到跨領域的學習。
改變從一顆雞蛋開始
本教案針對國中烹飪課做設計,讓學生先瞭解有關雞蛋的生產,比較格子籠與友善飼養的優缺點,理解動物福利的重要性,並能夠感恩珍惜畜產品。希望學生練習烹飪技法、增進做菜能力之外,也能成為負責任的消費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身體力行。
集合!動物「生」友會:經濟動物的生存福祉
本教案設計者以情境教學進行分組學習,採用動物森友會的遊戲模式,分別建置不同主題的五座島嶼以進行分區學習,讓學生藉由角色扮演與各式模擬情境的活動,同理經濟動物的處境與感受,從中反思經濟動物的生存福祉、人與動物間的相處方式以及培養關懷動物的胸懷。
動物有情‧生命無價
本教案設計者以「生命關懷」立場來談「動物有情・生命無價」,藉由2021年東京奧運馬匹能坐商務艙抵達東京,和奧運得主返鄉親人殺雞慶祝,兩個對於動物不同行為的新聞讓學生思考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並探討經濟動物為何需要人道飼養,台灣目前畜牧相關法規能否保障經濟動物,以及學校給食問題如何能更有策略的付諸行動。